四川光为通信:扩产能、抓质量 续写“光”故事






 



 



经过管芯封焊、耦合焊接、高低温冲压、外观检查等14道工序,一只只名为“BOSA”的光通信收发器件成功下线,按照序列号整齐放置后,再送入品质部进行检验……10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资阳市临空经济区清泉智能制造产业园内的四川光为通信有限公司看见,无尘生产车间运转正酣,流水线工人高效配合,一个个光器件正不断被产出。



 



工人正在进行RX耦合焊接





据介绍,车间正在生产的“BOSA”产品是一种集成光接收和光发射功能的组件,是光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器件之一。生产现场,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各司其职,有的将物料放入全自动设备中,待加工完成后再取下来;有的正透过放大镜,往器件上粘贴唯一的二维码标签,细致地进行焊点的质量和外观检查……



 



工人正在进行TX耦合焊接





“我们这条产线工人有15名,每天产量在2500只左右,每月产量约5万只。目前正在生产的这批订单预计在10月26日完成交付。”据生产一部主管王达治介绍,目前生产线上的所有工人都在加班加点赶工期,确保订单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四川光为通信有限公司生产的“BOSA”产品





在品质部,两名检验员神情专注,正在进行成品的抽样检验,这是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最后一个检验环节,以确保产品在交付给客户前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

“作为专业的品质检验员,既要求掌握来料、制程、出货等各环节的检验技能,还需要有细心的检验态度。”品质部主管李徵告诉记者,根据产品型号和送检数量的不同,他们每天的检验量也有所浮动,此前最高日检验量超过3000只。



 



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综合测试





按照订单计划,进料、生产、出货,企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目前我们的产能正在配合市场需求进行快速增长,预计四季度的生产产值比前三季度都高,整体形势是比较看好的。”据公司运营总监王超介绍,公司正在新建生产线、搭建调试新设备,为扩大生产打下基础。



 




工人正在抽样检测产品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光为通信致力于光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的光收发模块产品和解决方案。当前,光为通信正把临空基地作为“总部基地”来打造,后续将有更多项目、资源向该基地倾斜和转移,助推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上实现重大突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平台公众号

  • 平台公众号

Copyright © 2008-2023 资阳临空经济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4067014号-1 XML地图